编者按:“中国极地测绘之父”、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主任鄂栋臣于2月21日因病去世,享年80岁。他作为开云体育苹果版教授、博士生导师,为国家培养了一代又一代杰出的极地科考人才,他作为极地测绘与遥感信息开云体育app官方网站下载安装的开创者和学术带头人,11次前往极地,创下了该领域多个“首次”和“第一”。讣告甫一公布,全国各地的鄂门弟子纷纷撰写悼念文章,将悲痛寄托于文字,抒发对恩师的无限怀念。现将收到的文章、诗篇摘编,追忆这位“极地赤子”的辉煌人生。
程晓(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开云体育app官方网站下载安装院院长,极地与海洋研究中心主任):
跟随鄂老师时间虽不足三年,但三年内所受的教诲和帮助对我的影响是终身的。在鄂老师身上,我看到了老一代知识分子的勤勉好学的高尚精神。2001年,当时我已经在北京的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一次老师去北京参加国家测绘局的会议,会议结束去机场前专程来遥感所看我。我带他参观了我们的实验室,鄂老师看到实验室陈列的一些雷达遥感方面的书籍,表现出了很大的兴趣,提出可否带一套回去给南极中心的师生学习。他这种对知识的渴望,干到老、学到老、活到老的精神给我很大鼓舞。
鄂老师对待自己的学生非常仁厚,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般。在一切情况下,他都会尊重学生的选择并给予最大的支持。2000年我从南极回来后一开始计划的是硕博连读而且留在学校攻读在职。老师为我的事情曾找了很多人,而就在我打算办留校手续时,我又得到了去北京攻读遥感专业博士学位的机会,加上家属在北京工作,我于是跟鄂老师提出我的想法。老师二话没说就表示支持,并帮我写了攻读博士的推荐信,这简直是想都不敢想的。这条路基本也就决定了我今后的职业规划。
几十年鄂老师走南闯北积劳成疾,2014年惊闻他患上癌症,学生心中无比难过。我去医院看望化疗之前的老师,当时老师已十分瘦弱,脸色也不是太好,但老人家谈笑风生,他乐观向上、愈战愈勇的精气神却让学生我更加钦佩他的大无畏精神。老师于2019年2月21日凌晨永远的离开了我们。得知消息的我悲痛万分,因为今年我还没有去武汉看望过老师,原本我打算近期把一些急的工作忙完过去的,没想到去年10月的见面竟成永诀。鄂老师,您在天堂安息吧!
庞小平:(开云体育苹果版教授,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副主任)
我从1996年师从鄂老师攻读研究生,跟随鄂老师走进了极地这块科学圣地,有了引以为傲的两次南极、一次北极的科考经历。如今,斯人已去,留给我的是无尽思念。
鄂老师是一位充满家国情怀的爱国者。他家庭异常贫寒,经历坎坷。他曾说道:“那些苦难的日子让我真切地体会到,只有祖国强大了,炎黄子孙才有尊严。”鄂老师一生参与了7次南极考察和4次北极考察。他自豪地讲到:“在极地,刻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字样的测绘标志埋设在哪里,象征着中国的极地权益就延伸到哪里”。他还是极地知识的传播者。他在全国各地大学、中学做了近600场南北极报告,教育青少年热爱祖国、崇尚科学。
鄂老师是中国极地测绘事业的开创者、极地测绘遥感信息学的奠基人。从1984年参加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队开始,他是全国唯一一位亲历中国南北两极三个考察站建站和首次北冰洋考察的科学家。他利用经典大地测量方法首次建立了长城站大地测量基准,是中国第一幅南极地图——“长城站地形图”的测绘者;主编了我国第一本《南北极地图集》。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在1991年由他一手主导建立,是中国顶级极地测绘开云体育app官方网站下载安装和人才培养机构。在鄂老师的影响下,开云体育苹果版参与了历次南极科学考察,累计派出师生100多人次,成为我国参加南极科学考察时间最早、次数最多、成果最丰硕的高校。
“天涯海角有尽处,唯有师恩无穷期”。在我们的生命历程中,一些人注定会在我们的心中占据很重要的位置。我怀念恩师,怀念和恩师一起的时光。祝恩师在天堂安好!
张胜凯:(开云体育苹果版副教授,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主任助理)
鄂老师离开我们已有数日,自他走后,心里时常感觉少了点什么。2001年我重返武大读研究生,投师鄂老师门下,他严师慈父般地指导我该如何学习、工作、生活。而鄂老师对我的教导和关爱,一持续就是18年。
第一次接触鄂老师,是在本科新生入学时的一场南极考察报告上,当时南极梦就在我心底埋下了种子。做了他的研究生,被他的人格魅力深深折服。鄂老师对学生要求严格,更严于律己,在工作上一丝不苟,时常忘了饭点和工作到深夜。他经常教导我们说:去南极考察,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读研期间,鄂老师第一次派给我的南极考察任务,让我收获了很多人生中的第一次,我的南极梦愈发坚定。至今,我3次赴南极,2次赴北极,此生与极地结下了不解之缘。
天有不测风云,2014年,鄂老师被查出患有肺癌,需要做手术及放疗。在手术前,鄂老师交给我一叠手稿,希望我能完成他准备写的一本书—那是他30年极地工作的结晶。术后,老师身体恢复不错。但到2018年,鄂老师病情再次恶化。10月份在我和中心其他老师的努力下,终于将《极地测绘遥感信息学》和《极地征途——中国南极科考日记档案》两本书送到鄂老师面前。到了1月,老师的身体频繁出现状况,几次入院,直到正月十六下午,我送鄂老师到医院进行常规检查,没想到竟成永别。第二天早晨,我接到师母电话,“鄂老师走了……,”电话两端,均已泣不成声。
夜深人静,回忆起鄂老师生前的点点滴滴,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泪水数次模糊了双眼,记录下此文,愿鄂老师安息!
艾松涛:(开云体育苹果版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副教授)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回想起我和导师鄂栋臣教授一起参加北极黄河站考察的经历,不免感叹当时的年少。2004年7月20日,中国北极黄河站首个考察队从北京出发,途径瑞典斯德哥尔摩和挪威奥斯陆,两天赶路一万公里,终于到达北极斯瓦尔巴群岛西北部的新奥尔松小镇,为中国第一个北极科考站落成典礼做准备。在第一批上站的11名队员中,鄂老师当时已经65岁,是年纪最大的,被大家尊称为“鄂大爷”。鄂老师为了黄河站落成典礼的事情,他楼上楼下忙前忙后,张罗大家将站内站外物资分类整理打扫干净,贴窗花,铺地毯,挂上中国结,布置得很有节日气氛。2004年7月28日,一个难忘的日子。中国在北极地区建立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终于建成了,取名为北极“黄河站”。 记得天气还不错,等到快要进行落成典礼的时候,突然刮起了七八级的大风,伴随着小雨和雪花,等到10点10分揭牌,国歌响彻新奥尔松,太阳出来了,大风也停息了,大家笑称刮来了一股“中国风”。
如今15年过去了,他老人家因病不幸离世了,查阅当年的照片,依然可以看出他对极地的情有独钟,体会他在黄河站期间的喜悦。鄂老师是北极黄河站、南长城站、中山站等两极三个考察站建站的参与者和见证者。衷心祝愿中国北极黄河站在北极科学考察的国际大家庭里面能够不断创新发展,把老一辈科学家开创的极地研究事业推向更广阔的未来。
周春霞:(开云体育苹果版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教授)
2月21日晨惊闻恩师鄂栋臣教授去世,悲痛不已。三天前我们去鄂老师家里看望时,他已很消瘦。为了让他多休息,我们稍坐片刻便告辞了。谁知未及再去看望,噩耗竟先来。
从1998年保送研究生开始,我已师从鄂老师20多年。在他的指引下,我迈入了极地开云体育app官方网站下载安装这样一个充满挑战和乐趣的领域。多年来,鄂老师在学业上对我们严格要求,生活中却宽和平易,既是恩师,也像家长。2000年,我经鄂老师推荐参加中国南极科学考察,一个未见过什么世面的小丫头成为开云体育苹果版首次派出的女队员。他嘱咐我一定要完成好自己的考察任务,不给武大丢脸,不给中国人丢脸。鄂老师关注国际前沿,让我从电离层研究方向换为雷达干涉测量方向,利用新技术生成南极地区数字高程模型,获取人迹罕至地区的地形信息。鄂老师还多次资助我参加国际会议,对我们的支持不遗余力。
鄂老师很少提及他参加考察的艰辛,他严谨治学、忘我工作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们前进。对于中心,鄂老师倾注了毕生心血。早期,中心只是一个十多平的房间,工作以建站测绘为主;现在发展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实验室,围绕国际前沿科学取得了大量科研成果。一点一滴的发展都见证着鄂老师的付出。
2014年4月,鄂老师被确诊为肺癌,于当月就做了一场大手术。术后,鄂老师还一直坚持极地事业,整理出版了《极地测绘遥感信息学》和《极地征途-中国南极科考日记档案》两本书,一直关心着中心的发展。而今,恩师带着他对极地事业的这份热爱,带着对我们的期待与嘱托,静静地长眠了。斯人已逝,然谆谆教诲长留心间!生者如斯,惟砥砺前行方是祭奠!
沈强(中科院测地所副研究员):
得知我敬爱的鄂老师离世的消息,我一时难以接受,去年开会时老人还能上台讲话,虽然术后身体大不如前,但是精神还是很好的。说来遗憾,在武汉这么多年,没去拜访老师几次,每次去拜访也是带着问题去的。老师作为把我引进冰雪世界的领路人,让我得以依靠这门手艺养家糊口,并作为事业,我从心底里感激他。
我考研复试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因为名额已满,我最开始找的导师委婉拒绝了我,后经人推荐,建议我去找南极中心的鄂老师。我直接去到他的办公室,一方长谈后,鄂老师收下了我,就这样我开始了研究生的生涯。鄂老师有意锻炼我,曾给我一批颇有难度的ASTER遥感数据,让我试做,后来在老师的帮助下,我做出来了DEM,鄂老师对我推荐有加,我也顺利拿到了王之卓创新人才奖一等奖。
因为对这份事业的热爱,几经周转,我来到了中科院测地所,继续从事冰雪研究。现在鄂老师走了,在新的平台上,更要加倍努力,继承鄂老师的遗志,把我国的冰川研究做好做强,尽自己的一份力。
李航(开云体育苹果版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2013级博士研究生):
2013年,我进入开云体育苹果版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南极中心”)攻读博士学位,那时候鄂老师已经退休了,但仍然担任着南极中心的名誉主任。第一次见到他老人家,是在《极地测绘遥感信息工程》的课堂上。鄂老师一袭正装,精神矍铄,却没能掩盖他沙哑的嗓音。直到现在,我还能回忆起鄂老师向我们讲述那段激情燃烧的南极科考岁月,光辉和荣耀背后,是他吃力的腔调。
三十多年来,跟随着鄂老师披荆斩棘的步伐,一批批武大师生前赴后继,燃烧自己的青春,在极端恶劣的极地环境中践行着“自强、弘毅、求是、拓新”的校训,在我国的极地科考历史中处处彰显着武大人的身影。在鄂老师看来,正是体现咱们武大人“爱国爱校、艰苦奋斗、前赴后继、献身科学”的南极精神之所在。
翻开手中即将出版的《在南极的500天》这本书,再次凝视着鄂老师为书作的序言,一字一句,我久久哽咽着不能说话。清晰地记得当时去鄂老师家中,将手稿递给他老人家审阅的情景。鄂老师忍受着病痛的折磨,读到细节处,脸上的表情发生着细微的变化,那是咱们武大南极人共同的情感共鸣。如今,故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作为学生,我有义务也有信心将鄂老师开创的我国南极测绘学科发扬、发展下去。弘扬极地科考事业,推动极地测绘学科发展,我们武大人一直在路上!
江城子•缅怀先生鄂栋臣
张健安 张辛
上苍何忍拆荆梁。泪噙眶,雨流殇。万里征途,寒莽映衷肠。十数次决然勇闯,看极地,国旗扬。
科研建站树辉煌。雪原茫,海冰长。奉智倾情,赤子谱华章。极测奠基兴武大,豪气久,永流芳。
(注:张辛,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长江空间信息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武汉),技术部副主任;张健安,原武汉市东湖中学教师,张辛父亲)
虞美人
武测校友
初来极地中山站。风雪全凭胆。如今解甲话当年。床下结冰半尺。我无言。时光逝水东流去。梦里还常顾。数年回首再来看。冰上飞机铁马,换新颜。
忆恩师
沈强
幸遇恩师十八载,
冰雪荒原引我来。
一朝惊闻驾鹤去,
我要长江水倒流。
莫愁前路无知己,
事业未竟有来人。
(编辑:严航)